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评估的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种植评估的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平菇的种植方法?
  2. 平菇种植方法和步骤?
  3. 如何种植平菇?
  4. 平菇菌种植技术?
  5. 平菇栽培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栽培事项?

平菇的种植方法?

步骤/方式1

培养源

种植评估的方法,种植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平菇的培养源比较多,像木屑、树叶、稻草以及农作物秸秆等都是可以用来培养平菇的,大部分都是用稻草或木屑作为平菇的栽培原料,这些原料搅碎后要湿水并加入消毒粉搅拌,初步杀菌。

步骤/方式2

蒸汽消毒

种植评估的方法,种植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料的消毒灭菌也很关键,饲料袋宽度在22-25厘米左右,类似透明薄膜的质量,有一定的韧度,之后将原料装入饲料袋,压实、压紧做成代料筒子,然后用高温蒸汽的形式进行消毒杀菌,一般需要10小时以上

步骤/方式3

接种菌丝

种植评估的方法,种植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平菇种植方法和步骤?

1、场地选择

可选择在树荫下建遮阳大棚,或者是半地下式菇棚,场地要求排水,通风良好,远离粪堆等污染源。平菇菌丝耐低温,但不耐高温,温度40度便会死亡,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时间

2、养料配制

平菇种植常用配方:每50kg玉米芯粉加石灰0.5kg、麦鼓7.5kg、过磷酸钙0.5 kg、尿素0.1kg、多菌灵0.1kg。将这些搅拌均匀后装入专用接种带,进行压紧压实,另外将菌种和料按照1:6比例进行,可以保证菌体适中,接种成功。

3、菌种摆放

购买菌包后在上面划上十字的小口,早、晚上进行喷洒水,保持湿润,放置到阴凉的地方种植即可。控制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85%左右,5天即可长出菇蕾,长出菇蕾后加大浇水的次数和水量,一般10-20天就能收获。平菇不适合阳台和储物室种植,因为阳台光线强、风大,储藏室不通风、光线太暗。

如何种植平菇?

种植平菇首先在花盆的底部放一层厚约2厘米的土,

然后将平菇的菌包一分为二各放到盆里,然后用土壤将花盆空隙填满,并在菌包的最上层覆盖一层土,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为了保湿,

平菇菌种植技术

1、基质:将木屑、秸秆、稻草、麦麸等物质混合在一起,将其装在塑料袋中,然后进行高压灭菌。

2、菌丝:将平菇的菌丝接种在基质中,注意需在无菌的环境中操作。

3、管理:将接种了菌丝的菌袋放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即可。

平菇栽培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栽培事项?

我是 那些鸡毛蒜皮的乡愁 我是一名菌类种植爱好者,也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平菇的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平菇是一种真菌类的食物,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常吃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平菇是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但是品种不佳.种植时间不当.管理方法不科学,这样是种不出优质产品的。

1.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3℃-35℃,菌丝生长最合适的温度是24℃-28℃,15℃以上生长比较快,7℃以下生长缓慢。品种不同子体分化发育的适宜温度也有差异,适应环境温度应在20℃左右最好,栽培时应***用温度 宁低勿高 的原则。

2.平菇种植前一定要对种植场所用生石灰消毒,可以***取石灰水刷墙.生石灰撒地的方式。

3.选料和配料也是很有讲究的,在备料前要确定栽培配方,根据配方准备所需的材料。平菇培养料最多的是***用玉米芯做主料.棉籽壳.锯末.花生壳.稻草.生石灰等,根据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菌种。

平菇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你知道培养料的建堆发酵方法吗?

一、场地选择。

建堆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同时产生的废气要及时排出,所以最好选择室外的水泥地面,切忌不能铺塑料膜,要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排水,而且要离水源和栽培场地距离较近,便于操作,节省人力。

二、原料准备。

培养料按照配方准备好,(参见我其它文章,这里不再赘述。)混拌均匀备用。调节湿度到70%,左右,即达到手握有水滴渗出而不低落为宜。

三、培养料建堆。

堆积发酵的原理是巴氏杀菌方式来杀灭有害的微生物和虫卵。把培养料堆成底宽2-3米,高1.2-1.5米的梯形堆,长度不限。表面稍加拍平,用直径5厘米的木棒打一些孔,改善料堆透气性。插上农用长柄温度计,随时监测料堆温度。

四、培养料翻堆。

由于培养料内部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大量的热,料堆温度持续升高。当堆温达到60℃以上维持24小时进行翻堆。翻堆时要求把里边的培养料翻到外部,把外部的培养料翻到内部,边翻堆边撒石灰粉,当出现水分不足时用石灰水调解至合适的湿度。然后重新建堆继续发酵。当料堆温度达到60摄氏度以上时保持24小时进行第二次翻堆。一般翻堆3-5次即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消耗大量养分,所以次数不宜过多。

五、培养料发酵好的标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评估的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评估的方法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