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起垄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种植起垄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起垄种植?
前者是将苗子带土墩按标准株行距(南北行)先蹲放在定植穴的位置处,土墩要求上齐下不齐,摆放后从大行内取土培至土墩之间,按规定的高度、宽度、坡度、沟深进行仔细修正,然后浇水漫灌,沉实后再松土修正,便成为符合标准的栽培垄。
先起垄后定植者,要求垄宽1.2~1.4米,垄平均高度15~20厘米,形成内高外低的斜面,便于地膜覆盖。垄向南北,垄与垄之间的垄沟宽40厘米左右,垄上开暗沟,暗沟两侧各裁1行西葫芦,实行三角形栽植,株距45厘米左右。
如何起垄种植蔬菜?
1.规划。当前多数大棚的一间宽度约3.6米,以每间种植5-6沟蔬菜为宜。
2.测量。使用卷尺,从每间的立柱位置开始画线测量,两线之间宽度均为60厘米或72厘米,即为行距,并将相邻两间立柱处划为种植行。
3.开沟覆土。使用大镢等工具进行开沟覆土。把握原则为,种植行与操作行相间,凡是种植行,开沟覆土时,从规划线处一律向其外侧覆土便形成“大小沟”。
4.平整。待开沟覆土之后,用耙将操作行、种植行分别整平,使得垄高25—30厘米即可。以后,蔬菜定植时,将其栽植在半垄处为宜。
起垄的意思?
起垄就是在平地做成高于地势的垄埂,一般多指种植蔬菜、红薯、土豆等怕涝的农作物,如在种植红薯和土豆时,都要起高垄种植,这样可以保持土壤干燥,田地不积水,以防雨季排水方便,利于红薯和土豆的生长和发育,蔬菜也是一样,起垄都是便于排水不潮湿,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意思在平地做成高于地势的垄埂,一般多指种植蔬菜、红薯、土豆等怕涝的农作物。
“垄”的基本含义为田地分界高起的埂子,如田垄、垄沟;引申含义为农作物的行,或行与行间的空地,如宽垄密植,在日常使用中,“垄”也常做名词,表示高丘,高地,如垄岗沙。
大棚种植怎么起垄?
大棚种植时,起垄是为了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保持土壤湿度,同时也方便作物生长和管理。以下是起垄的一般步骤:
2. 测量和标记:使用绳索或标杆在大棚内测量出需要起垄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3. 挖沟:使用锄头、镐或挖土机等工具,在标记的位置上挖出一条深度约为20-30厘米、宽度约为30-40厘米的沟。
4. 整理土壤:在沟中将挖出的土壤平整,并清理沟内的杂草和残留物。
5. 垄土施肥:在沟中均匀撒入有机肥料或其他适宜的肥料,并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6. 形成垄:用铁锹或铲子将沟两侧的土壤填回沟中,逐渐堆积形成一个垄。
7. 压实垄土:用脚或工具轻轻踩实垄土,使其牢固而不松动。
8. 重复上述步骤:根据需要,重复进行多个垄的起设。
起垄后,可以在垄上种植蔬菜、种子或幼苗,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起垄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起垄方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