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叉尾回苗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叉尾回苗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叉尾鲴亲本养殖技术?
亲本的选择及产卵斑点叉尾鮰为三冬性成熟,自然产卵,其亲本的选择标准为:体表鲜亮,体质健康,无病无伤的,体重1.5-2.5kg为宜。放养亲本的池塘的面积5-10亩,要求池底淤泥少,地质硬,且靠近水源,方便产卵期间冲水增氧,雌雄比例为1∶1.2,每亩密度为200kg左右。
叉尾鱼养殖方法?
饲料配置:叉尾鮰在养殖中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对其生长很重要,国内外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饲料配方。
中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粗蛋白含量在25~35%之间。
养殖叉尾鱼之前,要挑选体质好的鱼苗,然后将池塘清理干净才能养殖。鱼苗在越冬前要***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水温要保持在10℃以上。平时要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池水溶氧应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定期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时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
叉尾鱼的养殖方法是水质控制
温度、PH 值、溶解氧、电导率等一定要保持在叉尾鱼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内。另外,水质改变也不可太快,要慢慢适应,如增加水温时,每次增加2C-3C;改变pH值时,每次改变0.5pH即可。水温尽量保持29℃以上
叉尾鮰的习性及钓法?
斑点叉尾鮰属底层鱼类。幼鱼阶段活动较弱,喜集群在池水边缘摄食、活动,随鱼体长大逐渐转向水体中下层活动。斑点叉尾鮰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18-34℃。正常生长溶氧要求3毫克/升以上,PH值5-8.5之间均可生存,而以6.3-7.5为最适范围,盐度适宜范围为0.2-8.5‰。
可用鸡肠子、鸡肝、蚯蚓、蛤肉、螺蛳肉垂钓。叉尾鱼最喜欢吃的是臭了的鸡肝、鸭肝,其次是蛤肉、螺蛳肉,蚯蚓再次之。
1、底栖性:叉尾鮰是底栖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底层活动,喜栖息在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到了冬季集群游到深水的石缝、土洞、树桩等遮蔽物处越冬。
2、杂食性:叉尾鮰是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幼虫等,成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亦食植物种子、碎屑等。
3、喜温性:叉尾鮰是喜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38℃,最适生存水温21~26℃,摄食临界水温10~32℃,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食欲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停止摄食。
4、夜行性:叉尾鮰是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昼伏夜出,视觉功能退化,眼球很小,白天藏在水底草丛、石块下、树根下或深水底,到了夜晚才活动、觅食,全凭嗅觉和触须猎食。
钓叉尾鮰用什么钓最好?
、蚯蚓:钓叉尾鮰鱼可以用蚯蚓,事实上蚯蚓也是名副其实的“万能钓饵”,尤以黑蚯蚓效果最好,原因是黑蚯蚓比红蚯蚓个体更大且腥味更浓,最适合钓叉尾鮰鱼等凶猛的捕食性鱼类。
2、鸡肝:钓叉尾鮰鱼可以用鸡肝,鸡肝有一种特殊的腥味,这种腥味在水中扩散很快且对叉尾鮰鱼有超强的诱惑力,作钓时建议将鸡肝切成小立方体状,当然不成形的鸡肝也能挂钩作钓。
3、鸭肠:钓叉尾鮰鱼可以用鸭肠,鸭肠不但可做成美味的菜肴,还是钓鱼人心目中的“神器”,原因是鸭肠有浓烈的腥味,最适合钓叉尾鮰鱼等肉食性鱼类,没有鸭肠用鸡肠效果也一样。
4、河虾:钓叉尾鮰鱼可以用河虾,实际上河虾也是叉尾鮰鱼主要的食物,出钓时可带一把密眼抄网,到钓点后往水草丛中一抄就能捕获大量的河虾,将河虾头部挂在鱼钩上即可下钩作钓。
1、有人说用那种粗大的青黑蚯蚓最给力,但我从来不用,那味道几米远都能闻到,闻到就想吐,钓鱼还是以自己的健康为首选的好。我的方法是将一种叫“爬叉”的小虫剁成小块,和岸边泥沙打窝,暖20分钟左右开钓。我实验过多种窝料,所有的窝料在我这里都比不上这种。“爬叉”背上有肉,肚子里有蛋白,叉尾等食肉性鱼类是挡不住其在水中散发出的味道。
2、木材厂的锯末,这种东西吸水性强劲。用适量的锯末再弄些新鲜的鸡血把锯末浸透装入塑料袋密封。扔到太阳下边晒到傍晚,打开后味道鲜腥且微微有些许臭味,人是不乐意闻,但对叉尾等食肉性鱼类的勾引效果十分突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叉尾回苗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叉尾回苗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