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种植茯苓对海拔的要求有多高?
  2. 茯苓怎么培育最好?

种植茯苓对海拔要求有多高?

茯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野生茯苓分布广泛,从海拔50米到2800米均可生长。但是最好种植在海拔600-900米的地区,主要生长在干燥、阳光充足、坡度10-35度、微酸砂壤土层中。

茯苓对海拔土壤等环境要求较高,其适宜的海拔高度在300—800米左右,宜35度以下的向阳坡,并以黄沙酸性土质为好,适宜温度在24—28℃。无限极在仔细斟酌后,选择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的安徽岳西,这里群山绵延,选取的种植基地以红壤为主,土质疏松,三分沙七分土,四季分明,再加上优良的自然环境,可以满足茯苓生长的高要求环境。

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宜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一80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一般长9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苓场四周开好排水沟。

最好是选择在海拔高度为600米-800米的坡地,在排灌水良好、酸碱度适中、背风面向阳的沙壤土上栽培,而且要保证栽种场地的温暖、干燥、向阳。

茯苓种植适合较高海拔地区。

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茯苓怎么培育最好?

选择排水性好的砂土坡地,再进行深翻,并施足底肥,后整细耙平,再消毒杀菌。(茯苓禁止连作)后挑选新鲜健壮的茯苓个种,将其均匀排放在开好的沟里,再撒上一层灭白蚁的药剂,最后用土轻轻地覆盖即可。

1.选蔸。松树砍伐后留下的树蔸,凡直径在16厘米以上都可用于栽培茯苓。一般是用头年秋天或当年春砍伐的树蔸,要求树皮没有脱落,木质无虫蚁蛀蚀,不腐朽。因为树蔸不象段木那样能任意移动,所以要选择向阳背风、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松蔸接种栽培。

2.削皮。在3-6月或头年冬季,把松蔸周围1米内的杂草铲除,在树蔸上削去大部分树皮,只剩下间距相等的4条1指宽树皮,直径3厘米以上支根也削去大部分树皮,只留一条树皮与树蔸留皮相连,以便传到菌种

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挖地。将树蔸周围1米内的土挖松,深40厘米以上,捡净杂草根、石头,使树蔸主根及侧根露出地面,并把直径3厘米以下的支根砍除。留下的支根在0.7米-1米处砍断,以防菌种向外传行。

4.下种。在树蔸树根周围撒下防白蚁药粉,盖一层薄土,再接菌种。接种方法有两种:①高桩接种法:松树蔸较高,则在树蔸近根处锯一个深10厘米的缺口,将菌种木片紧放在缺口内,捆紧,用湿草纸包住后盖土。②矮桩接种法:适于矮树蔸,在粗根基部侧面削去树皮,并将一根松段木(直径10厘米,长80厘米,留一条一指宽树皮,其余削皮至木质部)晒干后靠在此处,然后把菌种木片紧靠粗根的去皮处和松段木上,用松木片覆盖,压紧。凡松蔸粗则接3-4个种点。

5.覆土。矮桩树蔸接种后覆土4-7厘米厚,堆成馒头状。高桩树蔸接种后将土堆至接菌种处上面4-7厘米,蔸顶部露出地面。四周应开好水沟,沟两边撒一圈白蚁药粉。

6.管理。接种后10天,菌丝已开始长入树桩内,这时应检查是否上菌,不上菌的要及时补接种。茯苓的主要虫害是白蚁,严重的往往将松木蛀空。防治方法:经常在茯苓种植地内扒开部分窖,检查窖内有无蚁路,一旦发现要及时用白蚁药喷在白蚁身上,使其带回到窝内互相传染中毒死亡。

7.收获。接种60天后开始结苓,随着茯苓的膨大,土壤出现裂缝,这时要及时加盖薄土保苓。9个月后,就可采挖了,挖时***大留小,覆上土再过4-5个月又可***挖一批,直径20厘米以上树蔸可***鲜苓7.5公斤左右,能连***2年。

8.加工。将鲜茯苓堆放在室内,用稻草盖严“发汗”5-6天,然后摊开晾1-2天。再用稻草盖严堆放5-6天后,去皮,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至透心,或用水煮熟至透心(煮时要换水3-4次,当水转黑时便换水)。取出用利刀切成4厘米4厘米0.5厘米的方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茯苓的优势条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