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种植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种植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农民种地几步骤?
  2. 古代种植技术的演变?
  3. 古代稀花的种植方法?
  4. 古代没有农业学校,人们是怎样学会耕田种地的?

古代农民种地步骤

古代农民种地的步骤如下:

  一、水田(插秧):

古代种植方法,古代种植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灌溉,用耕牛把土翻松(犁田),再用耙把地耙平,水满土1寸左右,把准备好的秧苗按一定的行距把秧苗插到田里,以后就是田间管理的事了,可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管理了。

  二、旱地

  如种小麦,耕种的顺序为:耕地,耙平,开沟,整平,开小沟,上肥料播种,拉沟,用土把种子盖好,以后按农业“八字宪法”的顺序管理了。

古代种植方法,古代种植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种植技术的演变?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形态大致经过了早期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古代农业按照原始农业(原始社会-商周)、传统农业(春秋战国--明清)分两大部分

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古代种植方法,古代种植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国

铁犁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西汉

耦犁

二牛三人、一牛二人

耧车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展。

古代稀花的种植方法?

一、沙质土壤

古代稀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应养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能利于根部正常呼吸,吸收水肥维持正常生长。古代稀不能养在板结黏重的土壤中,否则长势不好,会影响开花质量。

二、充足光照

古代稀喜充足阳光,长期不见光会使长势衰弱,枝叶徒长,叶黄发干,影响到生长、开花。平时生长阶段,可将古代稀养在有充足光照的位置,在阳光照射下,会使光合作用进行,合成养分促进长势旺盛,开花繁多。

三、补充水分

古代稀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阶段要及时浇水,等到土壤干后再浇透水,水分方面要供给上。古代稀喜水,但不耐涝,一定要注意好浇水量,避免过多积水烂根。一旦遭受暴雨,需要及时排水。

四、合理施肥

古代稀养殖阶段应合理施肥,每个月施一次薄肥,保证氮磷钾元素齐全。一定要注意好施肥的量,也要注意肥料的浓度,避免出现肥害。

古代没有农业学校,人们是怎样学会耕田种地的?

笑话,天大的笑话。这话的弦外之音是只有上过农校的人才会种地。错了大错特错!我们讲科学种田。但不是让每一个农民都去上学。实践出真知,农村就是一个大课堂大学校。那些读了几天书的人,必须深入到农民当中,才能有所作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种植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种植方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