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种植技术及产量情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玉米种植技术及产量情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种植玉米时,需要选择品质较为优良的品种,可以选择抗病性和抗倒伏性较强的中晚熟玉米,再将玉米种子放置在太阳下晾晒1-2天,打破***的休眠期,使玉米的发芽率提高,然后对玉米***喷洒除虫药剂,为其消毒灭菌。
玉米的根系较为发达,适宜生长在松软且肥沃的土壤中,养殖玉米时,需要深翻35厘米的土壤,使土壤更为疏松透气,并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沃,为玉米提供发芽所需要的养分。
3、种植方法
种植玉米时,需要将植株的***均匀的播撒在土壤表面,再往上覆盖一层薄土,使玉米快速发芽,然后按照隔沟交替的方法进行浇水,使土壤完全湿润,并在雨季天气的时候,为玉米排出土壤中的积水,以免植株烂根。
4、追施肥料
2022年全国玉米平均亩产?
玉米亩产均值为858.2斤
从玉米种植带来看,全国主要玉米种植带除东北地区减产外,其他地区都呈现增产的局面。2022年东北地区产量下降,主要由于面积下降和天气影响,2022年产量1.21亿吨,较2021年下降7.95%。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整体增加,河南南部由于干旱减产,山东、河北局部地区由于降雨影响减产,但综合来看2022年产量8562万吨,较2021年增加3.88%。西南、西北和南方丘陵玉米种植区产量分别增加0.09%、1.62%和1.39%。
分省份来看,黑龙江、吉林和辽宁都呈现减产的趋势,减产幅度分别为8.20%、9.56%和17.31%,内蒙古产量微幅增加0.61%。山东、河南和河北产量分别增加4.13%、5.78%和5.69%。
光伏板下种植玉米影响产量吗?
光伏发电板下可以种植玉米,但是要注意:
1.
必须在太阳能发电板的上方种植;
2.
3.
4.
一般来说玉米品质较高,所产量也比较多,而且抗病性强,耐旱耐涝,还可以做饲料。小麦具有很强的适应力,耐寒又耐热,在哪里都能生长。
玉米亩产是多少?南北地域性差距大吗?
种植玉米,水稻,农民都渴望产量越高越好,但是产量的高与低和施肥的方法存在争议,只施化肥,轻便快捷,省工省时,施农家肥那就不一样了,重量多,数量大,回报更大,同样的土质不一样的施肥,化肥和农家肥两相结合的产量跟只肥化肥的相差一半,地力一高一低,劳力一重一轻,怎么划算无法定论,但如果有一天说施农家肥有毒,或者扣上污染环境的帽子,那就算是饿饭也不再种粮了。
玉米亩产是多少?南北地域性差距大吗?
玉米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5亿亩左右,是我国的第二大农作物。玉米有其适应性广、管理相对简单、产量高的特点,全国各地的亩产量差距还是挺大,不同物候区玉米亩产的代表数据说明如下。
1、黄淮海夏播单产约在400-750公斤/亩;以豫北和山东省胶东平原区的单产为最高,2019年豫北的玉米单产达到800公斤/亩的不在少数。其中,西部、南部的丘陵山区、高海拔的沂蒙山区和黄河盐碱滩涂地的产量较低;京津唐夏播受积温限制产量略低,约稳定在500公斤/亩;平原区的常年玉米产量约在550公斤/亩。
2、东北春播单产约在1000-300公斤/亩;以吉嫩平原为例,春播单产约600-800公斤/亩;黑龙江的积温带较为复杂,单产跨度在800-300公斤/亩;辽宁黑土地单产最高可达900-1000公斤/亩。
3、西北春播平原单产最高可达1200公斤/亩;以疆北平原和河套平原的产量为最高;山区、南疆、高海拔等旱地产量较低。
4、西南国审区单产约在400-600公斤/亩;受海拔、南坡北坡、积温等限制,产量区别很大。我国南北跨度大,直接影响玉米的光、热、水、肥力等***分布特别不均匀,造成南、北的玉米产量差距特别大,同一物候区不同水源和不同海拔的玉米单产差别也特别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玉米单产变化从2010年的363.6公斤/亩增长到2019年的421公斤/亩,这主要得益于玉米育种的突破、良法的配套和机械化程度等。
玉米不仅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发展好玉米产业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种植技术及产量情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种植技术及产量情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