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亚硝酸盐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亚硝酸盐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亚硝酸盐正确调水方法?
1、充分增氧,保持水体溶氧在4mg/L以上。加大增氧力度(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或根据池塘情况***用增氧效率高增氧设备,如纳米管池底增氧)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市场上的如“粒粒氧”、“增氧粉”等),以促进NO2-(亚硝酸盐)向NO3-(硝酸盐,对养殖生物几乎无毒,还可作为氮肥被藻类吸收利用)的转化;
2、使用沸石粉、麦饭石、活性炭、腐植酸钠等水质吸附剂,通过吸附作用,将亚硝酸盐吸附在其微小结构中,此方法成本低、作用时间短,但用量大,如***用沸石粉,用量达50—100公斤/亩,此方法仅作为亚硝酸盐升高时的应急处理;
3、及时排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及时氧化改底,如***用复合过硫酸氢钾将池底有机污物氧化分解掉;
4、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定期轮番泼洒,不局限于某一种菌的使用,利用活菌制剂加快NO2-分解、转化。这些有益菌都以有机碳作为“能量补充”,使用时可配合一定量的有机碳源如糖蜜、葡萄糖或酵母源营养肥,效果会更好。硝化细菌虽然具有降解亚硝酸盐的功效,但在亚硝酸盐偏高时,泼洒硝化细菌的作用并不理想,因为硝化细菌一是繁殖速度慢,20多小时才繁殖一代,不像芽孢杆菌繁殖一代只需2分钟。降解效率低。二是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过程需耗氧,但又不能与增氧粉同用(否则硝化菌会被杀死),易受条件限制。三是生存竞争力弱,常常竞争不过其它细菌。
5、“及时补肥、定期补菌”。亚硝酸盐偏高的养殖水体,氮元素一般不缺乏,可以通过增施磷肥,如过磷酸钙,以促进浮游藻类繁殖,依靠藻类对氮元素的吸收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而水色偏浓水体,藻类对氮元素利用已趋饱和,应考虑投加活菌制剂,每两到三天投加一次,一方面可迅速降解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另一方面通过“营养竞争”来抑制藻类过度繁殖,预防藻类老化。水质稳定后,定期(每7—10天)向池塘中添加活菌(芽孢杆菌、脱氮菌、放线菌等),配合有机碳源,如安琪出品的酵母源营养肥,可快速促进养殖水体生物絮凝团的形成,达到“菌藻平衡”,稳定水质的目的;
“及时补肥、定期补菌”。视水色变化,及时施肥,维持藻类正常生长,为防止亚硝酸盐突然增高建立第一道“防线”。养殖中后期,每7—10天定期投加活菌制剂,配合有机碳源—安琪“博田”酵母源营养肥,利于促进水体生物絮凝团形成,防止氨氮、亚硝酸盐升高,维持水质稳定。
亚硝酸盐如何制取?
用亚硝酸钠制取。 化学式NaNO2。亚硝酸仅存在于稀的水溶液中,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成NO2和NO,也能发生如下歧化反应:3HNO2====HNO3+2NO↑+H2O 在亚硝酸中氮原子的氧化数是+3,是一种中间氧化态,因此,亚硝酸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而氧化性比还原性更为突出。
例如,它在水溶液中能将I-离子氧化为单质碘: 将二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混合物溶解在接近零度的水中,即生成亚硝酸的水溶液: NO2+NO+H2O====2HNO2 在亚硝酸盐 溶液中加入酸,也可得到亚硝酸的溶液: NaNO2+HCl====HNO2+NaCl 亚硝酸在工业上用于有机合成,使胺类转变成重氮化合物,从而制备偶氮染料。
亚硝酸有顺式和反式之分,其中反式亚硝酸比顺式亚硝酸更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亚硝酸盐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亚硝酸盐的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