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富硒水稻种植流程技术规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富硒水稻种植流程技术规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富硒大米国家标准?
答:富硒大米执行的国家标准。
富硒大米执行标准(GB/T 22499-2008)——于2008年制定,2009年1月20日开始实施。
该标准对富硒稻谷的硒含量明确了通过生长过程自然富集而非收获后添加硒、加工成符合GB1354规定的***大米中硒含量在0.04mg/kg-0.30mg/kg之间的稻谷。可放心食用。
该大米深受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和亲味。
富硒大米国家标准?
富硒大米执行标准(GB/T 22499-2008)——于2008年制定,2009年1月20日开始实施。
该标准对富硒稻谷的硒含量明确了通过生长过程自然富集而非收获后添加硒、加工成符合GB1354规定的***大米中硒含量在0.04mg/kg-0.30mg/kg之间的稻谷。可放心食用。
富硒米中硒的含量是多少?
国标GBT22499-2008 富硒稻谷中,对富硒大米定义是40-300微克/千克 300的上限是国家强制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总规定的,但是今年1月24,卫生部发公告取消了2672中关于硒的*** 所以,目前,理论上说超过40微克/千克的都可以算是富硒大米,但是,这个标准按照人体摄入量有点低。对于大多数人群,每天推荐硒摄入是50微克,按这个及人体谷物摄入量推算,富硒大米定义在100到300微克/千克之间比较合理。
如何科学发展种植业?
以前的农民大部分属于“睁眼瞎”,大字不识一个,很容易上当受骗。现在好不容易在国家扫盲文化政策等的帮助下,实现了***都能识字计算,但是又赶上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又吃了信息闭塞的亏。科学种植就是纷杂的现代信息流中,提取合适准确的信息,结合从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总结,种植技术规范化,精炼优化,让种植户更容易掌握,让种植管理变得简单有效。
实现产量最大化,质量最优化
科学种植技术是按照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的种植,植物生长旺盛,结果期能实现产量最大化。同时病虫害发生少,植株健康,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强,使得产品品质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更强。
实现投入最少化
科学种植要求投入最优化,种子、水肥投入、农药等投入都处于合适的状态。自从农药化肥出现以来,种植户为了谋求产出的最大化,不计成本的投入农药化肥,不仅造成了浪费,还造成了环境污染,以及不合理的施用农药产生的作物药害。科学种植要求种植过程中,对于不同作物,根据生长规律,综合考虑光照、土壤、结果率等方面要求合理密植,也就是说不管是播种,还是定植过程中,都要适量,不是说种的越密越好,也不能过于稀疏。对化肥方面,也是根据相应的要求合理使用。农药方面要求专病专治,而不是盲目下重药,也避免药害的发生。
实现操作管理的简单化
将复杂的种植过程,分要点归类,进行优化处理。科学种植管理方法科学,要求“专药专治”,没有试错过程,不会做冗余的操作,节省了人工成本。力求用最少的人,付出最少的劳动,实现最大的价值。不再是以往盲目操作,在植物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操作管理方式。
实现环境友好化
实施科学化种植,是以精确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为依据的。没有化肥、农药等的滥用,不会导致土壤状况变差,不会引起水源污染,有毒有害物质也不会通过食物链积累等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富硒水稻种植流程技术规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富硒水稻种植流程技术规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