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贝类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贝类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海螺吊笼养殖技术?
吊笼养海螺喂法螺食性很杂,可投喂青菜、豆饼、米糠、红苕、昆虫、鱼 虾以及动物内脏、下脚料等。应先将固体饵料泡软,再用米糠或豆饼、麦麸搅拌均匀后分散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重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并随着 体重增加和食量大小而增减。
海螺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远离池塘内的其他贝类,选择一块约5到6亩相对平整的地方,用22亩网圈围,处理好底脚,防止发生逃逸影响其他贝类生长,围网中间要分散插有小竹竿,为高温缺氧季节海螺上爬呼吸做准备。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对网具进行清洗,保证围网内外水源对流畅通无阻,以确保有足够的藻类,缩短养殖周期。
2.管理和喂养,海螺亦滤食硅藻,日投饵量根据池塘水质而定,硅藻缺乏的池塘多投饵,反之少投。2到3天检查一次海螺摄食情况,防止投饵过多造成底质恶化,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防止底泥发黑,引发病变,发现爬杆时要及时使用粒粒氧,泼洒底改。
3.定期使用EM调水王,调整水质,保持池塘内的有益菌群为优势种群,从而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海螺养殖中后期投喂的低价贝类相对较大,可以选择池塘其他地方,在放养海螺苗种时也可放养一些低价贝类,以备需要时起捕,作为饲料投喂。
养殖技术 一、选好螺种螺种可到稻田、池塘、沟渠收集。亲螺应选 螺色清淡、壳薄体园、个大、耳螺壳无破损、厣片完整的优质 螺。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雌雄螺种比例以8∶2进行搭配饲养。二、备好养殖场地 可建池单养,也可利用稻田、沟渠、池塘养殖,单养田螺池建在排水方便无废水污染的地方。池边修筑高出水面约20厘米 的堤埂,人工修建的养 也还必须加铺一定厚度的淤泥层,池面应养殖藻类、水浮莲、 红萍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遮阴避暑和栖息。三、投放与饲养 田螺的良好生殖期为4~10月,最适生长温度为20℃~27℃,受精卵在雌螺育儿宝发育成仔螺,一只母螺每次产仔螺20~ 30个,产后2~3周即可摄食。人工养池,每平方米放亲螺100~150个;自然水域内每平方米投放15~25 个。螺食性很杂,可投喂青菜、豆饼、米糠、红苕、昆虫、鱼 虾以及动物内脏、下脚料等。应先将固体饵料泡软,再用米糠或豆饼、麦麸搅拌均匀后分散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重的1%~3%,并随着 体重增加和食量大小而增减。对较肥沃的稻田和鱼螺混养池,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四、加强管理 田螺在每升水溶气低于1.5毫克时或水温超过40 ℃时均会 死亡。为促进田螺快速生长,在春秋田螺摄食旺盛的高温季节,除提前在养殖池内种植水生植物,以利田螺遮阴避暑外,在半流水方式中养殖。
海青虫怎么养殖?
1、育种田设置
首先就要先建设育种田,海青虫养殖要选择地势较高,向阳避风,排水通风的田块拿来做育种田,注意育种田长宽大概3米;然后要将田四周用细密的网子围住,通常高度要超过1米,低于1米容易逃走;选好地后在5月底整地,施肥后6月种上大豆。
2、幼虫放养
我们选择种虫一般可以去野外捕捉老熟幼虫后放进田中饲养,一般1平米的育种田大概要饲养野生80条幼虫,然后幼虫可以***食种下的大豆,在一段时间***食后9月就会开始入土休眠。然后割去大豆,不翻耕,保持环境。此外,要是嫌麻烦,直接购买幼虫放养也是可以的。
3、化蛹孵化
在4月份时气温开始回升,幼虫开始在土中化蛹,这幼虫化蛹期间要重新种上大豆,等到6月就会羽化成虫,之后就开始产卵,卵一般产在大豆叶背,成虫交配后三小时就产卵,一只成虫一次产卵200多粒,7月虫卵基本都会孵化。
4、分池饲养
化蛹前种植大豆给其食用,可以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在室内饲养,采摘新鲜豆叶子就可以撒施喂养,喂养叶子根据幼虫虫龄增加而增加;注意就要分池饲养,还要在池上覆盖纱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逃跑。
5、养殖留种
留种是为了来年的繁殖,每年养殖都需要这样留种,这样能降低养殖成本,也能最大程度的控制成虫品质;到了九月份时,选择健壮的老熟幼虫放到育种田里去让它们过冬,来年时化蛹羽化,交配产卵孵化出新的幼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贝类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贝类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