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曲姜种植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曲姜种植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齿水鸭头脚做法?
齿水鸭头脚是一道传统的湖南菜肴,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首先将鸭头、鸭脚用开水焯烫,去除血水和异味。
接着将泡好的米酒曲、大葱、姜、大料、盐、鸭头脚放入冷水中,煮开后转小火炖煮1-2个小时。
待汤汁变稠后,将鸭头脚、粉丝、豆芽、木耳、腐竹、辣椒、芹菜、葱花等放入盘中,将煮熟的鸭汤浇在上面即可。齿水鸭头脚味道鲜美,汤汁浓郁,适宜多种口味。
洋生姜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洋生姜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应及时追肥。发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厘米、发1-2个分枝时追1次壮苗肥,亩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或硫酸钾型复合肥30公斤,在生长旺盛期追转折肥,亩施饼肥75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同时结合追肥第1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如果遇雨水较多,可以在下雨的时候,将各化学肥料均匀的放在姜窝旁,每株50-100克。
为促进嫩姜根茎伸长,提高品质,根据生长情况中耕培土3-4次。生姜开始分蘖时,进行第一次除草培土,以后结合肥水管理进行多次。培土用挖沟土进行,每次培土后都同时将沟挖深,也利于排水透气。姜生长要求湿润环境,但也很忌田渍水。因此中耕培土要结合清沟。做到雨停沟干,田间不渍水。
生姜病害主要有***病(俗称姜瘟病)、叶枯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曲条跳甲,应及时喷药杀灭及防治。姜瘟病一般从6月份始发,高温多雨发病重,此病主要***用农业综合防治,如轮作换茬,严格选种等。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四周0.5米内的健株一并去除,挖去带菌土壤,病穴内及四周撒石灰1公斤,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或50%的代森铵8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高脂膜喷洒,以防止病害继续发生。叶枯病病叶初期先变黄,***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对姜苗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视病情,隔15~20天,喷2~3次。若在喷洒液中加入新高脂膜适量,防治病虫效果更佳。
注意七月多暴雨,要及时排水。
洋姜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根茎类菜品,它口感脆嫩,不论是鲜食还是腌制,味道都特别诱人。近年来,洋姜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种植项目,那么,洋姜什么时候种植最好、洋姜种植时间及种植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洋姜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洋姜播种于春季进行。穴播或沟播。种植株行距为50厘米见方。植穴挖松土壤施基肥后播种,但基肥不宜过多。播种深度约10厘米。播后覆土平穴。洋姜播后30天左右出苗。洋姜一年播种,收获后有块茎残存土中,翌年可不再播种,但为了植株分布均匀,过密的地方要疏苗,缺株的地方要补栽。
洋姜种植方法
1、洋姜的繁殖和生长环境
洋姜的生命力很强,在一些山野地带就能生长,对土质没有过高的要求。平时种植洋姜时是以块茎繁殖,大家秋季采收洋姜以后可以把洋姜比较大的块茎保留起来,在第二年春天到来以后把它们取出,进行播种种植就可以。
2、洋姜的播种方法
在每年春天,土壤化冻以后,就可以开始播种洋姜,穴种或者沟种都可以在,株距和行距都应该在五十厘米左右。在种植洋姜时,挖好沟或者穴以后,要入基肥,肥料数量不宜过多,每穴一千克左右有机肥料即可,把洋姜块茎种入以后上层盖土平穴即可。
3、洋姜种植以后的田间管理
洋姜种植以后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它在种下以后三十天左右出苗,在出苗齐全以后要及时追肥和浇水。在洋姜生长期间要及时把田间的杂草去除,如果洋姜的茎部长生过快要及时摘顶,这样能让洋姜的块茎更加肥大。洋姜多会秋霜以后进么***收,***收以后带着新鲜的泥沙直接上市出售就可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曲姜种植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曲姜种植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