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稻田种植全部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稻田种植全部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稻田种植黄瓜的管理技术?
  2. 稻田绿肥的种植方法?
  3. 稻田综合种养是近年来新兴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对于这种模式你有哪些看法?

稻田种植黄瓜管理技术?

选择土壤肥沃,方便排水的地段,每亩施入2000公斤左右腐熟农家肥,将化肥混合均匀。然后,打定植孔,每个孔距离为30厘米,定植孔要比幼苗根部略大。定植要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定植后覆盖细土,浇透水即可。另外可以覆盖一层深色的地膜,既能够保持土壤的温度湿度,也能减少杂草生长

在施入基肥时,除了腐熟的有机肥还要加入30公斤过磷酸钙。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追肥,每周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10斤。施肥时要注意肥料浓度,黄瓜根系吸收能力差,追肥应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则,防止出现烧根。

稻田种植全部技术,稻田种植全部技术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幼苗长出两片、四片、六片叶子时,各施一次腐熟的农家肥。当幼瓜长至厘米时,结合浇水每亩施20公斤的复合肥。在坐瓜起再施一次复合肥,为了提高产量,每采摘两次对黄瓜追一次肥。

稻田绿肥的种植方法

1、巧处理种子:绿肥***播前要抢晴天晒种1~2天,这样有利于***发芽整齐。播前还要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紫云英***播前还要进行擦种,即每10公斤***掺细沙2千克放入石臼内舂10~15分钟,擦破种皮上的蜡质,有利于***吸水发芽。   

2、巧用肥水浸种:经过上述处理的***,再放入肥水内浸种,肥水的配制是:人尿15千克、磷酸二氢钾100克、钼酸铵50克,兑水35千克。绿肥***放入肥水里浸5~6小时,捞出沥干播种,有利于***发芽、苗齐、苗壮,增强抗逆性。浸种的肥水要现配现用,肥水用量以淹没***为宜。   

稻田种植全部技术,稻田种植全部技术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巧用菌肥接种:绿肥***播种前用菌肥接种,有利于早形成根瘤,早发挥固氮作用,对绿肥高产有很大作用,特别是没种过或很久没种过绿肥的田块,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方法是每亩紫云英播种量为2~2.5千克,用紫云英根瘤菌肥120克,加泥浆拌和,要保证拌和得均匀一致,使每粒***都能沾到菌肥,最后再拌钙镁磷肥15千克播种。   

4、稻田开好沟:绿肥怕渍,渍害还易引发病害。因此,绿肥播种前稻田要开好沟,土壤粘重的田块先排干水后再播种,对砂性土壤的田块播前留一层薄水,这样有利于绿肥全苗。  

稻田综合种养是近年来新兴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对于这种模式你有哪些看法?

农民种植水稻同时,可以在田里养殖哪些东西,增加附加经济收入。

稻田种植全部技术,稻田种植全部技术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稻田综合种养是近年来新兴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稻田养殖有效的节约了水土***,提高了***利用率。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

实现了水稻养殖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水稻养殖双丰收的目标。是当前农民增效,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目前水稻田有养鸭、养鱼、养鳖、养水蛭、养虾的等。其中发展最快,养殖面积最大的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全国种养面积仅1000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苏等省,平均亩增效益2000-3000元左右。

且年增加趋势尤为明显。但技术要求比较强,稻田需要进行改造,投入成本也比较高。稻田养鸭相对要求技术低,对田块要求不强,不用改造稻田,投入成本低,易操作管理。

稻田综合种养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稻田中引入渔类、水禽类、蛙类等生物,使其互利共生,并共同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稻田生态系统,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同发展,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生产安全稻米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它也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生态种养结合的水稻生产技术。对于这类生态农业模式,如果做得好,就能实现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减少农田污染。

就我们课题组在上海市崇明区开展的调查来看,***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后,农户或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明显上升,其中反映主要的生产成本包括以下几项:农田租赁费用、劳动力雇佣、肥料、设施建设与维护(如围网等)。但得益于稻米品质提升后优质优价,以及养殖品价值增加,农户或农业企业***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后能明显提高稻田亩均收益。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显示,稻虾、稻鸭、稻蛙模式纯利润约为每亩3560元、3480元、2320元,普遍比常规水稻种植高出不少。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化程度还不够、成本投入偏高、综合种养生态、社会效益提升有限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出现稻渔综合种养沟坑面积过大、种养环境不达标、稻米产量偏低、产品抽检不合格等情况。农户或农业企业在综合种养过程中如果未能做到田间结构的合理设计,尤其是发生了水产动物投放密度过大、化肥施用过量和养殖成本偏高等技术或管理问题时,同样会造成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的下降。也会对稻田土壤产生不良影响,并增加稻田面源污染的风险。


我是北方人,对稻田的生产环节没有参与过,所以,要说稻田的具体生产情况,还是资格太浅。但是,作为三农工作着,对农业生产的最新作业方式的原理还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说说对稻田综合种养这样新兴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的粗浅看法。

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必将是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以及一产种植业之间的融合。这样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扩大了农业的生产用地

稻田综合种养这种模式也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把有限的水域在生产水稻的同时,科学的提高水域利用率,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事情。它是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提高农田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对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应,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稻田中种植水稻是主业,也是传统作物。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设施也在不断健全。利用稻田水域发展黄颡鱼、泥鳅、中华鳖、小龙虾、河蟹等水产品,这既生产了水稻,又养殖了水产品,一域水田同时生产多种农业品类,这无疑是农业科技的运用成果。期间的技术革新、设施的安装、药物的运用等等,都需要潜心研究。但不管成功与否,这种研究都是值得的,这种做物理念都是应该肯定的,而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网友们:你说呢?

我死凡尘观生活!谢谢!再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稻田种植全部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稻田种植全部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