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蘑菇转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蘑菇转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通蘑菇孢子如何处理后种植?
“种茹”孢***射法:取“种茹”切去菌柄,表面用70%的酒精擦洗干净或浸入0.1%的升汞水中1~2min,无菌水冲洗数遍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将“种茹”的菌褶朝下,用铁丝支撑置于培养皿上,放在消毒擦洗过和大型钟罩下,把灭菌过的滤纸置于培养皿容器内。整个装置要让之通气,否则罩内湿度过大,孢子反而不易落下。经过12~20h,就可以看到在培养皿内或滤纸上散落一层白色的孢子印。
***集孢子应选成熟的蘑菇~.
粉碎的玉米芯种植蘑菇方法和步骤?
方法是:用玉米秸秆生料室内捆成捆栽培。具体操作的时候,选用没有发霉的玉米杆,用石磙碾压,使秸秆压破,切成50~60厘米长,用清水浸泡24小时,沥干水分,播种包膜栽培。
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好品种。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转潮快的品种,菌龄以满瓶后3-5天为宜,菌丝洁白粗壮、抗杂力强。
2、培养料堆制。培养料必须选用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将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般大小的颗粒状。这样的培养料粗细适宜,透气性好,极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78%、麸皮20%、石膏粉、糖各1%、多菌灵0.1%,水分适量。纯玉米芯50公斤,麸皮10公斤,石灰、石膏、磷肥各1%,多菌灵0.10%,水分65%。拌料时,先将石灰、磷肥、多菌灵溶于水中,然后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其它辅料(注意玉米芯的含水量不能用手捏法测量,必须拌入足够的水分,制种时可适当少一些)。料堆做成龟背状,高度宜低一点为好,长宽不限,建堆后覆膜发酵,当料温达到60℃时翻堆,共翻堆3次。待培养料表层出现白色放线菌,颜色变为褐色为宜
3、装袋接种。先将菌种掏出,放在干净容器内,将其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发菌用50-55厘米×25厘米聚乙烯筒料,用针扎三排微孔,先装好一端,放入菌种,用绳扎紧。然后再装一层菌种一层料,共三层料四层种,装满后扎紧袋口,视温度高低垒袋发菌,或堆成井形堆放,用种量一般10-15%。发菌期间,温度20-25℃,最高不可超过35℃,空气相对湿度50-65%,光线要求暗一些,发菌期间要注意翻袋和加强通风管理,约经15-2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进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发好的菌袋经一周左右即有珊瑚状菇蕾出现,这时就可开袋进行出菇管理。要撑握好开袋时间,过早料面易干燥,造成菇蕾死亡;过晚则影响菇的质量。开袋后要增加光照。并加强通风排气,注意喷水不可将水喷在菇体上。约经5-7天头潮菇即可采摘上市。也可在菌筒出过一至二潮菇后,撕去塑料袋,用不锈钢刀削去两端老化菌丝及菇根进行覆土栽培。一层菌棒一层土,一般垒6-7层高即可,最上面做成补水槽。有条件的用补水器更好,出菇后隔2天喷一次营养液,按常规管理,生物学转化效率可高达100-150%
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
1.
菇房准备
在种植蘑菇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准备好菇房的建设,而现在比较常见的菇房也就是大棚搭建。菇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但总体要比较平坦,周围比较空阔,通透性好。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最后就是要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
2.
养料堆制
蘑菇种植养料的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一般在七月份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养料的堆制。我们需要阿静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了。
3.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蘑菇转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蘑菇转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