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态大球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生态大球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球盖菇种植培养料配方?
  2. 大球盖菇如何高产栽培?

大球盖菇种植培养料配方?

一、栽培条件

(一)林下种植是首选

生态大球种植技术,生态大球种植技术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林下***极其丰富,地处中原,杨树林随处可见,在农村更是比比皆是,这就给种植大球盖菇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证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比在废闲田栽培可提前15天种植,延长出菇期20天左右,整个出菇期可多出一到二茬菇,平均每亩可增产400至750公斤。有的地方在没有树林的情况下,在人为创造的条件下也能达到丰产的效果。

(二)土壤选择

大球盖菇为草腐土生菌,有不见土不出菇的特性,即使偶尔出菇产量也很低。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大多是就地取土,有时种植的地方土质好,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最好在种植前对土质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土质应以腐殖壤土(黏度40%左右)含有团粒结构为好,这样的土质喷水不板结,大雨后不太黏,干了不板结龟裂,具有保水性好的功能,太黏的土壤和太沙的土壤如果不加处理,产量都会受影响

生态大球种植技术,生态大球种植技术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原料及配料方法

栽培大球盖菇的原料比较广泛,可以分为五大类:①秸秆类:各种农作物秸秆、麦秆、稻草、亚麻杆、玉米秸、玉米芯、豆秸等;②壳类:稻壳花生壳、莲子壳、豆壳等;③枝条类:各种果树修剪后的枝条;④杂木屑: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锯木屑、刨花等;⑤废菌渣类: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白灵菇等菇类的废菌渣都可以利用;⑥野草类:都可以栽培,无论是任何农作物的秸秆,都要求是当年采收干燥无霉变的,菌渣需要晒干打碎。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推广经验,结合栽培区域的原料状况,我们***取了多种原料栽培试验,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常***用的配方有:①稻壳100% ;②稻草100% ③麦秸100% ④麦秸70% 、稻壳30%;⑤稻草50%、稻壳50%;⑥玉米秸(晒干、压扁)50%、稻壳50%;⑦玉米秸(晒干、打碎)70%、稻壳 30%;⑧干玉米秸或野草粉碎成4公分左右 40%、废菌渣 40% 、稻壳20%;⑨杂木屑50%、秸秆类20%、稻壳30%;⑩各种干枝条切断 50%、秸秆类20%、稻壳30%。无论你***取哪个配方,尽量在田里播种时,在菌种的上面撒一层稻壳,这样对增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生态大球种植技术,生态大球种植技术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球盖菇如何高产栽培?

一、栽培季节

春季秋季均可。秋季种菇可降低投入成本,一方面是秋季农活基本收尾,人工成本低;二是购买机械粉碎玉米秸秆的打包料料源多,价格便宜。春季在4月中旬种菇,种植后4-5天见菇,时间紧、工价高,而且延迟了出菇时间。因此一般选择在9月下旬种菇,到次年的4月中旬出菇。本文以秋季栽培为例进行介绍。

二、栽培场地

1、场地选择

选择株行距2米×3-4米的林间空地(株行距为2 米×4米的林地最佳),以便于机械拉料开沟、安装喷灌,人工***菇时行走。要尽量选择在乔木林内树木保存率较好的地块,林木郁闭度达到65%-85%之间为宜。因大球盖菇不喜欢阳光直射,它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也能正常出菇。但有点散光的照射对大球盖菇的子实体形成有促进作用。光照强度过大会导致大球盖菇菇顶开裂,使大球盖菇的品质受到影响。

另外,选择的场地要求接近水源且排水方便。因种植大球盖菇所需水量较大,多余的水可直接排入树沟内,不仅可满足种菇的场地需求,且可提供树木生长所需部分水分

2、菇床整理

在每行树中间机械开沟,沟深0.1米-0.15米,沟宽 0.8米-1米。沟长一般略短于林带长度。机械开沟后再人工进行平整,使之满足种菇需求。

3、场地消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态大球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态大球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