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莴笋防治种植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莴笋防治种植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规模种植莴笋,如何防止莴笋根开口?
莴笋又称莴苣,富含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主要能够***消化,促进食欲等作用和功效。
但是在我们农户种植的过程中,若出现莴笋裂茎会严重的影响莴笋品质,如果不能有效预防莴笋裂茎,就会大大导致莴笋减产减量,从而使我们农户经济效益下降,严重的话就会出现亏本“翻车”的情况。
莴笋出现裂茎的原因在哪里?
❶:首先要从我们选用的品种找其原因,不同莴笋品种它的土壤环境抗性不一样,我们一般大型种植的莴笋因其含水量大且产量高,比较容易出现裂口现象,而少量的莴笋品种{比如农民自己菜园种植的那种}相对裂口较轻。
❷:再者就是因为我们种植户对肥水供应不均匀,对施用水量毫无规则{一会干旱一会漫灌},这样会出现莴笋裂口。在莴笋肉质根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若此期间农户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出现膨大现象,但莴笋表皮不能跟随其膨大而产生裂口。
莴笋植株在硼元素缺乏的条件下,植株抗逆和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也会导致莴笋肉质根茎表面容易出现裂口。
1.品种宜选用耐寒、高产抽穗晚的品种,如耐寒二白皮、耐寒白叶尖、白叶等。
2.播种育苗一般在10月到11月之间,如果是在大棚内播种育苗并移栽的话,可以延迟到12月上旬播种,进入十月后,气候凉爽,适宜窝笋发芽及幼苗的生长,夏季气温较高,不要盖遮阳网和其他覆盖物降温,保温,夏天和秋天的莴笋容易管理,不需要特别的低温催芽。育苗时选排水条件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的土地,平整,水浇透即可。越东苗床的底肥不易过足要少施,有利于炼苗,增强抗寒力。
3.整地定植选地、施肥、作畦:整地基本上与秋莴笋相同。多露地栽培,前茬多为秋芽白、秋白菜甚至秋莴笋等。也可利用大棚在11月~3月这一冬闲空档来栽培一季越冬莴笋。其株行距较秋莴笋稍大,为行距30~4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666.7平方米栽4000~5000株,苗龄以不超过45天。
4.田间管理越冬莴笋一般在成活后追施1~2次淡粪水,如果翌年以成株上市,则在越冬前应注意炼苗,培养壮苗。不宜肥水过勤,防止苗期生长过旺,幼苗太嫩,耐寒力降低。可在冰雪来临之前重施一次“抗冬肥”。翌春气温回升,及时清除杂草,浅中耕一次,追肥浓度在逐渐加大。当茎基开始膨大后,追肥次数可减少,追肥浓度要降低,以免肉质茎炸裂。如***用地膜和大棚栽培,则要施足底肥,不宜过多追肥。大棚栽培要注意通风管理,并同时注意霜霉病的及时防治。
做好这些基本工作,一般莴笋不会开裂哦,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望对楼主有帮助。
在蔬果的种植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果实裂开的现象,比如西红柿,西瓜,桔子等等。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果实膨胀期,会影响蔬果的卖相,进一步影响价格,有的会生虫腐烂。
针对莴笋根开口,无外乎以下几点。需要在平时的种植过程中注意。
- 在栽培过程中,如果肥水供应不均,忽旱忽涝,特别是在莴笋肉质茎膨大初期遭遇较长时间的干旱,肉质茎的表皮木质化变硬。之后,如果再大量浇水施肥,肉质茎会迅速膨大,而表皮生长缓慢不能相应膨大,导致发生裂茎现象。
- 高温的影响。莴笋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是18—25℃,晚上15—20℃。在果实膨胀期尤其要注意温度的调节。这主要是针对大棚蔬菜的种植。露天种植的温度是很难把握的。
- 在莴笋膨胀期施了过量的氮肥,应该要施入钾肥,而且施钾肥的量是氮肥的2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却少硼元素。我们也可以视情况补充硼元素。
我们会发现多汁多水分的蔬果一般都会出现开裂的现象。其实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肥量的供应。不能土壤干的厉害突然大量供水,尤其氮肥不能施入太多。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饥饿的人突然大量吃东西,是不是有一种涨破肚子的感觉。
表示莴笋已经很老了,莴笋皮已经不再生长,而莴笋内部还在膨胀(不是生长),这时的莴笋已经中空了。
2018-03-09 11:08:08
防治措施 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种植情况,可选择绿叶抗裂的莴笋品种,特别是灌溉条件差的地块、气温变化大的季节,应尽量选择含水量较低,抗裂茎能力较强的绿叶莴笋。 2、肥水管理。当莴笋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其茎部开始膨大,应浇小水并追施速溶肥。开始浇水以后,茎部的膨大速度加快,地面稍干就浇水,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漫灌。 3、控好温度。入冬后要注意控制大棚内温度,遇晴天要适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遇低温要关闭棚膜注意保温,尽量使棚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莴笋防治种植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莴笋防治种植方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