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山栀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山栀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药栀子的种植方法?
  2. 栀子药材种植方法?
  3. 野生栀子花怎样栽成活高?

中药栀子的种植方法

  一、选地、整地

  宜选向阳山坡,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栽种。可利用田边地角种植,或与豆科植物套种

中药山栀种植技术,中药山栀种植技术与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种植前把地全垦,除去杂木树兜,按4×4尺的株行距挖穴,穴宽1尺见方,深0.8-1尺,每穴施土杂肥10-15公斤,与土拌匀后待种。

  二、繁殖方法

  栀子的繁殖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以***为主。

中药山栀种植技术,中药山栀种植技术与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选地、整地

宜选坐北朝南或东南向,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冲积壤土、紫色壤土和砾质土栽培。重黏土和重盐碱土不宜种植。选地后宜冬前深翻使其冻垡。

2、种植

中药山栀种植技术,中药山栀种植技术与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株行距1x1.5米开穴种植,亩栽400株,种植方法跟植树一样。

3.田间管理

栀子药材种植方法?

1.***播种

秋天***集成熟***,经晒干,贮藏,于播种前剥开果皮,取出***,泡在清水中2~3小时后揉搓,去掉浮 在水面的杂质及瘪籽,将沉于水底的饱满***捞出后稍为晾干,拌上细砂,以备播种。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以春播为好,春播在2月下旬秋播在9月下旬。播种时,先将选好的土地深耕,每亩基肥约2500~3000kg,耙平,作畦,畦高30cm,宽100 cm,以20 cm左右开沟***播,覆盖焦泥灰和细土0.4~0.6cm,上面盖稻草,每亩用种量2~3kg。出苗后,及时揭去稻草。如阳光强烈,可早晚浇水,以免影响幼苗生长。幼苗若生长过密,应分次匀苗,最后以株距10~15 cm定苗。还需及时除草追肥。苗高30cm以上定植

2.分株繁殖

于春、秋两季,将母株挖出进行分裁,为了提高成花率可将部分枝叶和部分根系剪去,然后挖穴种植,种后及时浇水,次年即可长叶开花。但此法的繁殖速度较慢。

3.扦插繁殖

枝条扦插于遮荫、湿润的环境,使其生根发芽。此法能保持良种的种性和加快繁殖速度,现大多数***用这种繁殖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壤土,精耕细作,然后作畦,畦高30cm,宽100 cm。因栀子花扦插生根前,如受烈日照射,水分散失快,成活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搭建简易单层荫棚,上面覆盖苇宿,以遮荫和保持土壤湿润。6~8 月间选择生长健壮的1~2年生枝条作插条,每插条以2~3节为宜,长度8~12cm,顶端留两片叶或不留叶均可。将插条慢慢插入准备好的插床,行距10cm,株距3cm,插入土中的部分为插条长度的3/5左右。扦插后用手指压实插条周围泥土,随即用喷雾器浇水。扦插后一个月左右生根发芽,插后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管理完善,成活率可达93%以上,管理不善则会全部死亡。因此扦插前期白天要遮两,晴天每天喷雾浇水3~4次,雨天和阴天适当减少。生根发芽后,早晚略受微光,促使植株生长。扦插棚内温度在22~28°C之间,湿度控制在85~90%,不宜过湿,否则会造成插条大量死亡。冬天要用塑料布保温。翌年春、夏两季要适当施以稀薄氮肥为主的肥料(肥料与水的比例是1.5:8.5)。一年后苗高可达30~40 cm。

野生栀子花怎样栽成活高?

野生的栀子花,在每年的3到7月都是可以移植的,结合栀子花的习性,只要保湿做到位,气温在35以下20度以上都是可以移栽的。栀子花栽种时候,在温室大棚里的高温下一般在35到40之间的沙床上能很快长出根系,并爆发芽点。所以移栽野生栀子花,保湿才是最重要的。移栽主要有以下几点细节要处理:

1、挖桩下来伤口修平,伤口平滑,容易愈合并在伤口处长出须根。

2、泡水,最好用干净点的,自来水不考虑。自来水的氯气,漂***的残留,会抑制根系生长。

3、放一点点生根剂进水里,稀释倍数为500以上,三天以后换纯水,浸泡5到10天。

4、出根以后,可以种河沙里,可以水培。一般生根为20天左右。

5、野生栀子花,挖取时,多事主根发达,须根较少,尽量留住须根,会更有利于快速成活。

环境及浇水的细节:栽种发芽以后的野生栀子花,要加强光照,让叶片更好光合作用。四面通风保证叶片的呼吸顺畅,通风也是让盆土水分合理蒸发,让盆土干湿有度,结合盆土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山栀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山栀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